PCR技术在性传播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性传播疾病(STD)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近年轻内性传播性疾病的发病率成倍增加,因此对STD的防治日益迫切而且重要。1986年国务院下达了制止性病蔓延的(15)号文件,1987年中央办公厅(15)号文件又要求在中学...

性传播疾病(STD)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近年轻内性传播性疾病的发病率成倍增加,因此对STD的防治日益迫切而且重要。1986年国务院下达了制止性病蔓延的(15)号文件,1987年中央办公厅(15)号文件又要求在中学普遍开展性教育,卫生部自85年起建立了性病防治研究中心等机构。40年代所说的性病主要是指“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及“腹股沟肉芽肿”。80的代人们开始意识到性传播性疾病还不止这几种。能引起STD的病原体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霉菌、寄生虫等,可以引起形形色色不同的临床表现。这些病变可以局限于生殖系统出可以呈全身感染。性传播性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仅淋病,国外发病率为:法国30/10万、美国360/103万、瑞典514/10万、泰国2000/10万、而乌干达高达10000/10万,我国官方报道淋病病人有84万例,而实际病例数可能要高得多。1981年首次报道的艾滋病(ADIS)也于1985年6月间出现在北京城,因此对STD的诊断、治疗有关知识的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STD诊断试剂有的是20年前落后的产品,其质量及方法学的不足之处令人吃惊。而现代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相当复杂,其鉴别诊断非常困难,经常导致误诊误治,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病人的身体健康。现存检测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主要使用镜检的方法,这种分法很容易漏检;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采用培养法检测,人所共知培养法不仅费时、价格昂贵而且受到采样、因药治疗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敏感度出不高;对病毒感染性STD,目前仍使用EIA的方兴未艾,EIA法主要缺点是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敏感度受限制,而且检测的抗体不是病原体存在的直接证据,不利于疗效观察。PCR法的出现为STD检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PCR法直接检测病原体基因是最直接的感染证据,并且简单快速可以在数小时内得到明确的结果。PCR法的高敏感性,可以把目的基因片段在短短的数小时内扩增至数万倍以上,因此不易造成漏诊,这在病人感染的极早期或潜伏期的诊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一、 PCR与梅毒螺体的检测。
梅毒是最经典的STD之一,其病原是梅毒螺旋体,因其不易染色又称苍白螺旋体,在显微镜下最典型的特征是围绕长轴旋转前进。梅毒螺旋体在体外不易存活,1%升汞可在数秒钟将其杀死。梅毒主要经性接触传播占总感染人数95%,其它方式传播极少。对梅毒的实验诊断主要靠早期皮疹渗出液镜要、荧光染色寻找螺旋体,这种方法敏感性低很容易漏检。中后期用免疫方法检测,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康华氏试验,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以用TPHA实验。免疫反应敏感性较镜检提高很多倍,但是由于自然界存在一定的交叉免疫,所以容易误诊。另外,抗体一般必须在感染后2周-1月才会出现所以不利于早期诊断,并且抗体的出现与病情及机体抵抗不相关。抗体在梅毒治愈后3月-1年后才消失所心对病程判断有一定的滞后性。PCR法则能克服这些缺点,因为PCR法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直接检测病人样本中有无梅毒螺旋体。在感染早期可以在硬下疳皮损中检出病原,二期梅毒可以在皮疹中检出病原,三期梅毒可以在脑脊液、关节液等不同病损中检出梅毒螺旋体,对无皮疹病人可以在全血中检出,并且不致与其它螺旋体发生交叉反应,误诊率比较低。因此PCR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在早期诊断及病程追踪,预告分析等方面有很大优越性。

二、 PCR法与淋球菌的检测。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STD之一,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性传播性疾病。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Naisseria Gonorrhoea)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间接传播。淋球菌喜欢潮湿,一般在体外能存活24小时,1%升的汞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淋球菌杀死。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天然宿主,主要侵袭粘膜组织并引起炎症反应。对淋球菌实验室的检验主要依靠镜检,发现多形核白细胞内双球菌或培养淋球菌阳性。但镜检法敏感性较低且不易与其它双球菌感染进行鉴别。细菌培养的方法费时,代价高而且受污染、用药状况、采样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检出率低,容易漏诊。也有采用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淋球菌,但其敏感度仍较低。目前,PCR方法的出现,在淋球菌检测中的应用,发现PCR法检测有许多优越性。首先是早期及时,由于PCR法敏感性高,可以在样本中仅有几个淋球菌这样极低的浓度下检出淋菌,因此是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利于病人的早诊早治;其次,PCR法方便简单,从样本取材到结果只需数小时即可完成,这对于急性淋病的诊断及治疗有很大的地处;再次,PCR检测有利于病性跟踪,指导临床治疗。

三、 PCR法与非淋球菌尿道炎(NGU)的诊断。
引起性传播尿道炎的原体除淋球菌外还有很多种,如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阴道滴虫、单纯疱诊这些疾病以往称之为非特异性尿道炎,又称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特别是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是目前较发达国家中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在我国随着经济改善、卫生水平的提高,性传播性疾病的格局也有所变化。一般而言,淋病最常见,梅毒还算比较少,但这两种疾病一般与不洁性交史有明显的关系,并且这两种疾病病90%伴发衣原体或支原体等感染。而解脲支原体有沙眼衣原体性尿道炎不一定有不洁性交史。据资料统计我国育龄女性衣原体生殖泌尿系统感染达6%,而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可能还高。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这些患者一般可以没有不洁性交史,所以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源。而对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方法主要依靠荧光显微镜检测或体外培养,这两种方法有一定的缺欠,其中荧虫光显微镜检测,需要较高的设备要求及经验,容易误诊,而培养法费时、昂贵且敏感性低,相比之下PCR法更适合于NGU感染源的检出。一般采患者分泌物样本,稍加处理,提取模进行PCR扩增,即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明确结果,特别适应于与NG的鉴别诊断,NGU与NG的治疗方案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能否正确诊断有很重要的治疗意义。以前主要靠镜检及培养的方法进行鉴别诊断很难得到明确的结果,只有PCR检测法出现以后才使之得到解决。

四、 其它STD与PCR检测。
乙肝也是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在我国乙肝的发病极为普遍,是一种非常棘手的问题,关于乙肝与PCR检测在另外文章中单独讨论。艾滋病(AIDS)是1981年发现,1985年6月进入中国的一种最凶险的致死性性传播性疾病,这种病是由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引起。HIV曾用过各种命名,HTLVⅢ、ARV、AAV等,它是一种双RNA逆转录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即逆转录产生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由于其DNA结构与细胞基因类似,所以一旦整合发生细胞就无法摆脱,其寿命将与宿主细胞一样长,并且不能被机体免疫机制清除。对于HIV的检测有酶标法、分子杂交法及PCR法。由于HIV是RNA病毒,所以必须先将其RNA逆转录为CDNA,再用PCR原理对其某一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检出病毒核酸。但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也可心从感染细胞中直接提取逆转录后的CDNA再经PCR扩增进行检测。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一般HCMV感染是无症状感染,所以实验室诊断尤其重要。年青女性在性活跃期,HCMV感染显著上升。一般巨细胞在宫颈分泌物及精液是最易分离到,滴度出最高。另外,诸如引起生殖器疠的乳头瘤病毒(HPV),及引起生殖器疱疹的单纯疱疹Ⅱ型病毒等均可以用PCR法快速方便地检测出来。由于PCR技术的出现及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这些在早期很难确诊或很难进行鉴别的性传播性疾病得到解决。PCR为STD的早诊早治、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一个非常行.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852599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usabi@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